2012年5月19日,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导的“互联网创新应用开放平台”在北京进行了首批示范基地的答辩。50多所高校参与了该次答辩,内容包括金融、医疗、水文、气象、物流等领域的互联网应用,该平台目的在于打造区域及学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为此,《中国教育网络》专访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请他介绍为推动当前高校创新能力所做的一些工作。
培养人才是“2011计划”重点
《中国教育网络》: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您认为此举在新时期下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李志民:许多专家、有识之士在总结美国的强盛原因时,都特别提到美国有世界上一流的大学,特别是美国有12o多所很强的研究型大学。美国的科学研究或者说发达国家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科研力量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我们知道,科研有一个积累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高校刚开始做科研时,并没有产出那么多的成果,也没有那么多高水平的人员,经过长期的积累,特别是近10年来,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高等学校科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国家科研所走的道路,其实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样的,大学是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科研的主导力量的。
短短30年来,高校的科研工作从最初的个人爱好兴趣,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科研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几乎在国家科研所有可衡量的指标上都占到了超过50%的比例。这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论文发表量。大学发表的论文数量大概占到了我国全部论文数量的70%以上;从大学产生的国际高水平论文更是占到全国的80%以上。第二,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高校承担的大概占到80%,重点项目占到约67%。而高校教师获得杰出青年基金的比例超过60%。第三,科研设备。比如实验室,我国共有10个国家实验室(筹建),其中6个半设在大学,另外半个与中科院合建。第四,科技成果。从1956年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奖算起到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由高等学校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就占了1/2;国家发明奖,高等学校占了1/3;国家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占了1/4。第五,高层次人员。比如说全国两院院士,高等学校占了42%的比例;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我们高校所占的比例都很大。
新时期国家提出“2011计划”,是对未来科研发展的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计划中提出“通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整个计划归结到八个字,就是“开放、协同、融合、创新”。包括探索机制、体制建设,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网络》:您如何看待推进“2011计划”的具体落实?
李志民:当前高校科研最为关键的在于科研观念的更新。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基地。我一直认为,高校本身所具有的人才和资源优势,使得大学在进行跨学科研究中更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界的联系和合作应该更加紧密,彼此间展开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逐步发展成为普遍趋势。
“2011计划”中提出,要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多年来,我们一直鼓励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并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尝试,一些大学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初步形成了自己有学科特色的科技产业,这是我们的特殊国情所致。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的研发力量比较薄弱,我们的用人制度、奖励激励体制不够健全,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支撑体系。
我个人认为,教育要有前瞻性,要有全局观,要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新型人才。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就可以培养新型人才。
转变科研观念三大误区
《中国教育网络》:新时期大学的科研观念应如何转变?
李志民: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的观念有三大误区需要改变。第一,社会对大学功能的认识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教学”这一单一功能上,而应该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并重。高水平的科研不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人类历史写的多是战争史,帝王将相史,但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都是以技术发展为标志的。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蒸汽机时代一直到现在的信息技术时代,每一次技术的发明都会引发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而其中随着教育的知识内容和传播手段等方面发生的急剧变革,大学的功能也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对于大学知识的产生和传播引发的变化将是深远的。对此,我们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认识。
第二,高校领导对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应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办企业,我们要注重科研和教学的结合。高校应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课堂上去,即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准,进而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培养与市场结合,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硕士、博士。从一定意义上看,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而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于社会,更能为社会所接受。这个过程可能就是在当今时代中的一种知识的“活学活用”。我认为,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第三,科研观念问题,科研人员本身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有些教师、科研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所具有的意义,只满足于发表论文、提职称、涨待遇,因而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抱积极态度。有些人是过分看重、看大他自己的科研成果,“捂”着不放,还不让别人转化。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之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人形象地把科研成果比作是一块冰,如果总是把科研成果"捂"在手里不转化的话,这块“冰”很快便会融化成水而变的一文不值。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科技成果的时效性,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急迫性。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了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否则,就失去了科研的真正意义。
《中国教育网络》:你提到要转变观念,那么如何转变科研的思维与方式?创建“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是基于什么方面考虑?
李志民:我们倡导转变科研思维与方式,鼓励自由探索基础上的集成创新。正是基于此,我们发起创建了“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
自主创新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在科学技术领域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三是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的再创新,形成新的学科理论或新的产业群。高校有很强的科研力量,还有大量的博士生参与研究,应该对国家有更大的贡献。但现在的状况是重复研究、跟踪研究多,高校内部的学科整合及资源、成果共享很难;小课题、小项目很多,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少,特别是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或成果更少。
根据现阶段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来讲,更重要的是集成创新。高校开展集成创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聚集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科学家、学科带头人;有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学科面广,且相互交叉融合;国际学术交流频繁,掌握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多年的科技创新集聚了大量的高新技术成果,如果加以很好地组织与引导,一定能在集成创新方面大有作为。高校要进一步转变科研思维与方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鼓励一部分科研人员进行大胆地自由探索并给予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与自由度。同时要鼓励大量的科研人员进行集成或消化吸收再创新,自觉地将本校具有学科优势与特色的相关科技成果融合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开展集成与创新,并深入开发研究,争取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产业。
为此,我们创建了“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旨在在互联网应用领域搭建一个“凝聚高校创新团队,形成积极创新氛围,做出一流创新成果,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大平台。整合各高校互联网实验资源,形成具有丰富资源和广泛影响力的协同创新联盟,面向全国高校提供开放服务,为高校互联网技术创新和高校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网络创业提供支撑。与此同时,通过项目合作,充分调动高校学生、科研团队、科技型企业等各方力量,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网络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联盟,推动“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引导创新力量深度融合
《中国教育网络》:按我们的理解,“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更多的是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那么,您是如何看待互联网时代的科研协同创新?
李志民:我们知道,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科研也应当跟上这个步伐,开创出一个新的科研模式。我们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大舞台,而我们正是要在这个舞台上为科研人员协同,为现代人才培养创建一个让他们施展才华的天地。
传统的科研活动,由于受空间、技术手段的限制,特别是缺乏模拟、仿真的能力,科研活动中通常存在研究周期长、科研成本高的现象。有了互联网技术之后,利用模拟、仿真技术,重现科研实验变得迅速、快捷。我们的科研模式在发生惊人的变化,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科学问题,整合发现共性、客观的数据模式,并找到科学问题的答案,在交叉学科、不同实验室、不同组织和不同国家之间共同合作,解决重大科研问题。这些在以往传统的科研活动里是不可想象的。
信息技术为研究工作进行资源交流、汇集与共享提供了重要手段,新兴学科层出不穷,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频繁,如人类基因组项目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家都希望从相互的合作中获得各自需要的成果。从经验来看,高校取得的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科技成果,如大型集装箱检测、数控机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等,都是高校许多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合作研究所取得的。目前,一些高校的科研队伍还存在小、散、多的现象,有些学科教授成堆,有限的教学、科研资源被占用、分散,学科内、学科间的合作很少,其直接后果就是社会上常说的,论文多但水平低,成果多但能转化的少。如果能很好地将高校科技队伍与科技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将化为高校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高校科研要形成优势,形成特色,必须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现代的科学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以便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寻求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产生创新的思维。如何发挥集中力量?就是需要集中多学科的优势,树立团队意识,开展联合攻关。为此高校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与队伍,优化配置,发挥高校巨大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努力创造出高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
加强对高校科技队伍的整合,主要是要继续下力气培养一批掌握国际先进科学技术、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具备很强组织能力的年轻科技群体,帮助他们逐步形成面向未来的科研创新团队,使他们具备承担国家大型科技项目的能力。同时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帮助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等。
加强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主要是继续建设好一批重要的技术创新平台,如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等。建设好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与“中国学术会议在线”,进一步优化科研环境。高校还应继续建设好一些校内公共服务平台,如数字图书馆、网络中心、公共测试平台等。要实现校内科研资源的广泛共享,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正是基于此,我们创立了“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建立起一个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多技术集成的研发和应用平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一点实事。
转自www.edu.cn